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福建专场研讨会弘扬“四下基层” 推动信访工作实践创新

时间:2019/12/21 20:10:06   作者:   来源:   阅读:2461   评论:0
内容摘要:研讨会现场。林银山摄12月20日,在“四下基层”的发源地—福建宁德霞浦县,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暨“四下基层”研讨会紧锣密鼓召开。就在此次研讨会的前一天,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再次专题研究了“四下基层”相关工作制度。福建持续推进“四下基层”制度化、常态化,大大推动...

福建专场研讨会弘扬“四下基层”_推动信访工作实践创新

研讨会现场。林银山摄


12月20日,在“四下基层”的发源地—福建宁德霞浦县,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暨“四下基层”研讨会紧锣密鼓召开。就在此次研讨会的前一天,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再次专题研究了“四下基层”相关工作制度。

福建持续推进“四下基层”制度化、常态化,大大推动了新时代信访事业发展。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学习研究“四下基层”核心要义,深入探讨“四下基层”本质要求,积极探索、深入弘扬新时代“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深化信访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研讨会由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院主办。该研究院是福建省信访局与福建江夏学院合作共建,旨在打造一个立足新时代、面向新时代、服务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具有更高水平的新型智库。

“四下基层”见成效

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即“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

1988年12月20日,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宁德霞浦县举办,推动形成“四下基层”工作机制。30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弘扬和创新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实践,赋予新时代“四下基层”新的内涵,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有力推动了全省信访工作开展。

福建专场研讨会弘扬“四下基层”_推动信访工作实践创新
福建省政府副省长、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田湘利讲话。林银山摄

研讨会上,福建省政府副省长、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田湘利细数了“四下基层”诸多的“创新”与“成效”。

他说,2012年以来,福建相继出台《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意见》《省级领导“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和《关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的意见》,全面建立每月15日和每个星期一“领导接待日”制度,把“接访日”作为“联系日”“连心日”和“实事日”;推行“一线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挂钩包片挂点和下基层调研、现场办公,每年组织机关干部“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每3年选派一批干部驻村蹲点,建立16万个联系点、几十万本民情台账;参加接待群众来访活动的各级领导干部累计20.6万多人次,接访群众12.1万批31.4万人次,协调处理信访事项8.5万件。

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全面开展“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行动,实行“百位主官抓信访、百日攻坚化积案、百个部门大接访”。“一大批群众的合力合法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办理,一大批基层和群众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一大批多年的信访积案得到圆满解决。”田湘利说。

在国家信访局正局级督查专员、研究室主任牟海松看来,30多年来,“四下基层”这一创举在福建各地广泛践行,成为广大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从一地的实践变成全省的实践,并辐射到全国,彰显了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

“四下基层”不是作秀

研讨会上指出,“四下基层”不是作秀,不是走形式、做样子,而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牢“四下基层”为民服务的核心实质,主动向下,为民解忧;主动融入,问计于民;主动调研,了解民情。

“‘四下基层’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首要目标,下基层、问冷暖、听民声、解民忧,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牟海松说。

在不少专家学者们的眼中,“四下基层”是群众路线的生动演绎。 人民网《领导留言版》战略总监谷文杰说,“四下基层”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发扬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创新。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原主任、教授李新生认为,“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传承、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新时代做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要求“信访接待要‘真’,调查研究要‘实’,现场办公‘深’、政策宣传要‘活’”。

新时代“四下基层”

专家们普遍认为,“四下基层”来自于基层实践,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建平认为,“四下基层”是新时代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杠杆,通过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来优化和凝聚党群关系正是解码“中国之治”成功的关键。

那么,在新时代下,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四下基层’首先应用于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和法治工作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谢增毅认为,应弘扬“四下基层”精神,加强基层法治工作,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谷文杰则从“互联网时代创新群众工作机制”角度提出看法,认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好互联网平台,以及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丰富工作场景,比如通过视频可以实现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应把握时代特点和规律,用与网民表达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相一致的方法摸索建立起与群众工作要求相匹配的方法论和工作机制。

“四下基层”日久弥新,在生动实践的同时,该怎么打造新时代“四下基层”?

对此,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李斌以福建省信访系统做法为例,提出了四条“路径”,即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在开门接访方面,着重深化“领导接待日”制度,把定期接访与不定期下访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群众随到、随接、随处理,实现接访全覆盖、化解全时候。在进门约访方面,着重落实领导挂钩包案和带案下访制度,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带案约访信访人,摸实情、理思路、出良策、化矛盾。在登门走访方面,着重推行精准信访,针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责任人、属地乡镇(街道)领导和县直单位领导逐级递次登门走访信访人,把化解及解释疏导帮扶工作的功课做足、功夫下足、功力用足。在上门回访方面,着重推动案结事了,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一人一表、一案一档”制度。

相关评论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一带一路媒体协会版权所有 赣ICP备10002795号-2